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科学技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长,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力度逐年加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已经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难题
1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尚未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政策支持,弱化了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引导作用。
2 供需双方难以对接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在技术研发方面存在相互脱节的问题,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双方难以形成有效对接,导致部分技术成果脱离了实际需求,不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的贡献率。
3 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各地方的科技成果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需要。
4 资金投入不合理
科技计划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研发阶段,而对科技成果进入中间试验、工业化试验等中间阶段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发展。
铸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对策1:选择合适的转化途径
目前,铸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转换途径有:
1. 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
2.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或合同研究;
3. 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开展人才交流;
4.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沟通交流的专业平台。
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难度较大,实际操作不具普遍性;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交流合作是较好的方式。
对策2:选择合适的专业平台
实现铸造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实际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非常专业的服务。急需建立一个铸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平台,集项目资本和信息于一体、针对铸造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把先进的铸造科技成果与各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以优质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铸造业转型升级。
对策3:参加专业的交流活动
近年来,随着中国铸造业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众多铸造科技成果涌现,创新技术和产品不断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但是,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还没有大规模用于实际生产,急需进行转化。在专业的服务平台进行交流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供需双方对接,更快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深入推进全国铸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2020中国铸造活动周期间将举办“全国铸造行业创新技术与产品”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通过中国铸造活动周平台等大力推广国内外铸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成果展示,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活动名称
2020年“全国铸造行业创新技术与产品”交流活动。
交流范围
铸造及相关领域的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应用等:
1.铸造工业软件
2.铸造快速成型与模具
3.铸造型芯技术与装备
4.铸造熔炼技术与装备
5.铸造炉前处理技术与装备
6.铸造清理打磨技术与装备
7.铸造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
8.铸造检测技术与装备
9.铸造原辅材料
10.铸造工业信息自动化
第十四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20中国铸造活动周
时间:2020年11月8-11日
地点:安徽 合肥
主题:强基•协同•数字化发展
专题:技术创新,绿色环保,智能铸造,高端装备关键铸件,协同合作,人才培养
中国铸造活动周是集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企业管理与实践、科技成果展示、行业表彰奖励、国内外交流与经贸合作等为一体的铸造行业综合服务平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管及行业精英等高级别人群积极参与;涉及航空航天、汽车、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涵盖研发、生产、设备、软件、材料、环保等铸造领域全产业链;会议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关注度逐年增加,铸件生产企业,军工单位的参与度不断提升。
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大会报告3 篇,分论坛11场,专题交流报告95 篇,904 名业内人士参会。
联系方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创新评选、报告交流、赞助支持
联系人:王云霞
电话:024-25855720
手机:13940361719
邮箱:wangyunxia@foundrynations.com
参会报名、征文投稿
联系人:王鑫
电话:024-25855793
手机:18842811962
邮箱:wangxin@foundrynations.com
媒体合作、宣传推广
联系人:刘东辉
电话:024-25852311-264
邮箱:ldh@foundry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