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航空航天领域的3D打印

Source:
2018-05-24

航空航天领域的3D打印

国外3D打印火箭零部件应用

2018年2月6日,全世界都在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这位疯狂的科技达人欢呼,他创办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X终于将世界最强大现役运载火箭“猎鹰重型”(Falcon Heavy)成功发射至太空。而你不知道的是“猎鹰重型”设计其实是基于“猎鹰9号”的机身和发动机,而“猎鹰9号”火箭上含有大量的3D打印零件,甚至包括关键的零部件氧化剂阀体。

航空航天领域的3D打印

不只是SpaceX,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GE、Rocket Lab等在航空航天领域走在最前沿的科研单位都已经成为了3D打印技术的忠实拥趸,并且成果卓然。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发展现状

2014年,3D打印在国内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的应用给3D打印的市场开拓带来了很大的空间,解决了很多原有制造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使业内人士越来越认识到3D打印在航空航天行业未来应用的无限可能性。

航空航天领域的3D打印

中国航天3D打印研究中心于2014年12月8日正式揭牌,2015年7月正式运行。目前中心拥有金属打印机(SLM)、光固化打印机(SLA)、砂型打印机(3DP)、大中小FDM打印机以及陶瓷、蜡型打印机等3D打印设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3D打印设备群,并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大型航天整体结构件的增材制造技术及装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航空航天3D打印未来展望

3D打印部件可以达到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薄壁、尖角、悬垂、圆柱等形状的极限尺寸。用3D打印这一新的加工方法配合传统的减材、等材加工方法可解决复杂航天产品零部件的制造难题,解决传统加工方法无法解决的制造难题。

航空航天领域的3D打印

目前3D打印在火箭、卫星、飞船、导弹等航天器的制造方面均有应用,未来也可能会应用在空间站的维护方面,实现太空在轨制造。目前这些应用有些已经实现,有些还正在研究试验阶段。3D打印制造技术的应用,为航天器飞得更高、飞得更轻松、飞得更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能够得到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航天器。

由于行业保密的特点,因此很多航天方面的3D打印应用报道不多,但实际上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摘自《3D打印世界》第37期

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关于3D打印技术在铸造生产的最新应用进展情况将举办专题讲座,特邀航天航空3D打印方面专家现场进行技术交流。同期举办的2018中国铸造工业展将有相关领域领军企业参展,展示3D打印设备及相关打印材料等。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会参展,现场与专家和相关企业深入交流。

航空航天领域的3D打印

Edit: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