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17 日,发改委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及制造业开放问题答记者问时,提到汽车行业开放的具体开放日程表,将有序取消专用车、新能源车(2018 年);商用车(2020 年)和乘用车(2022年)的股比限制,通过5 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汽车工业的有序放开有利于提高车企运营效率和消费者福利。长期以来,国内汽车行业处于一种消费者补贴生产者的状态,合资车企因此获得了超额利润,以ROE 为例,2017 年,上汽大众的ROE高达62%,但与此同时,大众集团全球业务的ROE 仅为12.7%,考虑到合资企业需要向外方支付技术许可费、外方指定部分零部件采购,外方的实际回报更高。汽车行业的开放,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推动需求,促进行业蛋糕的进一步扩大。
外方依然有动力通过合资企业导入新车型。参考主要合资车企的合营期限,大部分企业合同将到2030 年以后到期,东风日产、通用五菱的合资合同没有固定期限,因此,尽管股比将在2022 年放开,但合资公司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继续存续。同时,我们认为外方依然有动力通过合资公司引入新车型,中方的筹码包括:1)销售渠道。目前大部分合资车企的销售渠道由合资车企掌握,渠道重建耗时耗力,在整车厂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可能导致市场份额降低的风险。2)自主品牌较强的经营能力和产品输出能力有助于应对双积分政策;3)软实力。中方更了解本土商业环境,也更善于与政府打交道。但考虑到豪华车强盈利能力,以及中方合资方议价能力较弱,外方或更有动力提升股比,预计华晨宝马将面临较大压力。
汽车行业并购整合或将加速。2022 年,合资企业不得超过两家的限制将会取消,但燃油车新项目的审批受限,因此如果外方想引入独资企业,或将需要通过收购另一家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从而加速行业重组洗牌。
有利于促进零部件行业的国产替代。目前,自主零部件供应商在性价比、响应速度等方面已经逐渐超越外资供应商,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全球范围的竞争力,随着下游汽车行业价格体系下移、效率提升,将为优质的自主零部件企业带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