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共谋标准化发展之路、共建中国铸造业新标准化体系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铸造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铸造业标准联盟第二次筹备会议在京举行
为协调并整合行业标准化资源,提升铸造标准化整体水平,加快中国铸造业标准“走出去”步伐。2018年1月19日,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铸造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铸造业标准联盟第二次筹备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铸造协会和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共同主办。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助理巡视员盛喜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标准部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理事长谭湘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波,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秘书长王金星,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温平,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标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志勇,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葛晨光,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祝建勋,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刘继广,保定维尔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忠庶,河海大学教授王泽华,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卢军,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文件分技术委员会代表张晓璐,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代表李海斌,以及中铸协各分支机构秘书长、副秘书长,铸造行业龙头企业代表,总计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张志勇主持。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铸造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先由谭湘宁主任致辞。
谭湘宁传达了国家标准委对2018年的标准化工作提出的重点任务,即“5个全面推进”和“5个突出抓好”。
“5个全面推进”主要包括: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标准化领域拓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释放发展新活力;全面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提升,增添发展新动能。
“5个突出抓好”是抓好标准化战略研究,抓好新标准化法贯彻,抓好“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抓好“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抓好基层党建标准化实践探索。
针对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2018年需要抓好的四件事,一是以宣传标准化法为契机,推进标准供给侧改革,重点抓好新型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围绕“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三大工程,加强重点行业标准的制定;三是以贯彻实施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为抓手,发展壮大团体标准;四是以贯彻落实《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暂行)》为着力点,突出抓好标委会的改革与发展。
王金星宣读铸造专业委员会成立批复文件;张志勇主持讨论并通过了铸造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和人员组成名单;谭湘宁为专委会授牌;有关领导为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颁发聘书,为专委会各委员颁发了证书。
铸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立波介绍了中国铸造协会近年来的标准化工作进展。
五年前,中铸协率先提出了中国铸造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并纳入到《铸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之中;2015年,协会成为了国标委39家团体标准试点单位,现已超额完成了国标委下达的团体标准试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共制定发布了40项团体标准,另有48项标准在制,其中8项标准入选“工信部百项团标应用示范项目”;团体标准的制修订,解决了部分市场急需标准的缺失问题,满足了市场需求。2018年中机标协铸造专委会将以提升发展质量,实现铸造强国梦为主题,以铸造业国、行、团、企标协同发展,行业内标准化机构协同发展,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为目标,举全行业之力开展标准化工作。
盛喜军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铸造专业委员会和标准联盟成立的重要性,对中国铸造协会在以标准为抓手,推动行业发展发面的带头领导作用给予高度认可。
他用“引领”、“指导”、“两化融合”、“两个强国”、“标准国际化”、“体系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2017年工信部的标准化工作,围绕“固本强基、开拓创新”讲述了2018年工信部的标准化工作重点。最后,盛喜军为铸造专业委员会和标准联盟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把握大局,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统筹国标、行标、团标,构建新型标准体系,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二是把握方向,抓好落地和务求实效,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开展对标达标行动;三是开展国际交流,让标准走出去。
中国铸造业标准联盟第二次筹备会议首先由温平秘书长致辞。温平指出,中国铸造业标准联盟推动铸造行业国、行、地、团、企标协同发展,共同维护标准化的秩序的核心目的,与新标准化法的三个指导思想和一个核心目的保持高度一致。
联盟的建立是实施新《标准化法》构建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的具体体现,是深化贯彻落实标准化改革的具体措施。2018年是中国铸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年,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之年。只要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创新思维、不懈努力,中国铸造标准就能成功“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张志勇宣读了由秘书处起草的联盟章程、自律公约和人员组成名单讨论稿。随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愿意积极参与联盟工作,并就联盟成立的作用和意义、联盟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各抒己见。葛晨光首先肯定了联盟成立的必要性,其次对联盟的定位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即解决国标和行标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的部分标准,充分发挥联盟的引领作用。祝建勋除对自律公约部分条款给予建议外,并希望打通上下游行业,吸收纳入联盟,加强互联互通。中联认证中心(北京)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王一帆、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刘继广、宁夏共享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薛蕊莉、河海大学教授王泽华、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卢军、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发展总监徐年生等代表纷纷就标准联盟的建设进行了发言。
会议最后,张立波从“抢抓机遇,任务落地”两个方面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强调,要从制定铸造行业规范条件、制定铸造行业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实施“A+B”质量升级版、开展标准应用等工作中抢抓机遇。要以中国铸造业标准联盟在“第三届中国铸造节”期间成立为契机,将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统筹发展,做好企业标准领导者的挖掘和培育,将国际标准化交流等工作落地。抓好顶层设计,建立可操作的标准体系,做好标准转换,制定引领铸造行业发展方向的团体标准,从各项机遇中将任务落地,让联盟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大家一致表示,本次会议以标准化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新标准化法内容为依据,为中国铸造业标准化工作缕清了思路。众志成城,共谋标准化发展之路,共建中国铸造业新标准化体系已成为了行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