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根据这部法律,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都纳入征税范围。专家表示,《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将倒逼企业升级改造,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
《环境保护税法》的正式实施,意味着在中国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教授蓝虹表示,相比排污费,环境保护税更具规范性,“从规范性严肃性执行力度都要更强。如果企业不纳税那就是抗税,如果不交排污费只是行政处罚。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更具威慑作用。”
对于外界关注环保税如何征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此前解释说:“按照税收法定原则,地方确定和调整具体适用税额的程序是:省级政府提出,报省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并报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还有一个基本规则就是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低于排污标准50%,减半增收;低于排污标准30%,按75%来收。”
根据环保税法,环保税的征税对象和范围与现行排污费基本相同,征税范围为直接向环境排放的大气、水、固体和噪声等污染物。环保税的纳税人,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这意味着,不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不缴纳环保税。居民个人也不属于纳税人,不用缴纳环保税。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告诉记者,从日前各省区市出台的政策来看,各地环境保护税征收标准差异较大。辽宁、吉林、安徽和新疆等地基本按照税额标准最低限征收,而北京、天津、河北和上海等地税率较高,北京按照税额标准最高限征收。有业内人士预计,环保税征收后,年规模或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受影响最大。常纪文认为,《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将对整个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实施后,近期一两年肯定对经济有一定影响,特别是污染型经济的。大气、水、噪声、固废的企业就要小心,虽然采取税费平移政策,但根据各个地方来看,和以前相比都有一定提高,这就倒逼企业加强升级改造工作、加强环保工作。税也无法随便减免,适应不了要求,成本太高那你就淘汰。所以,未来几年,对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措施的推动有积极作用。”
根据规定,环保税将全部作为地方收入。这个税种增加的环保资金,可以让地方政府更好地治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