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福建益强架起中德硅砂技术交流平台

Source:
2017-12-09

福建益强架起中德硅砂技术交流平台

图为交流会现场

    2017年12月5日,在上海浦东德国中心会议室莫尼黑厅,一场由福建省益强硅砂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益强硅砂)、德国Quarzwerke主办,专门讨论工业用砂的中德硅砂技术交流研讨会,除了中国铸造协会、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福建省铸造协会、江苏省铸造协会和华东地区铸造协会等相关协会领导专程前往莅会外,还吸引了来自福建省漳浦县、辽宁省彰武县、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有关党政领导,清华大学的权威教授,上海汽车铸造总厂、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等专业铸造厂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闻讯而来的参会者较多,原本只安排56个座位的会议室,不得不临时增加大量座位。会场自始至终洋溢着温馨祥和的研讨氛围。

    会议围绕“铸造砂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这个主题,从中、德两国主办方的精选宣传片开始,精彩纷呈。

    创新使铸造砂变得智能

    在主持人短暂介绍了与会主要嘉宾后,益强硅砂研发总监陈文龙上台作了“铸造砂发展趋势报告”。透过他的演讲,你可以品味到一家具有20年历史的硅砂生产贸易企业的甘苦,洞见中国铸造砂的现状和未来。一粒铸造砂的产生极其严格,期间要做到质量控制、质量稳定、自动控制、环境控制、数据跟踪、实时检测。但是,如果需要使用一粒砂的话,必须走完从采矿开始到加工、应用,使矿区恢复、回填、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科学路径。

    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各类铸件总产量4720万吨,较2015年增长3.51%,硅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铸件的进出口均价却让人深思。2016年中国海关列为铸制品的各类铸件出口均价为1338.2美元∕吨,较2015年的1484美元∕吨下降了9.8%;2016年中国海关列为铸制品的各类铸件进口量为1.50万吨,铸件进口均价为7573美元∕吨。各类铸件的进出口价格相差近5倍。这既为铸造砂产业提了个醒,也为行业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铸造砂必须升值升级。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愿景规划的路上,益强硅砂将努力成为发展中的中国硅砂供应商,为提高中国铸件附加值而努力。”陈文龙在演讲中就此进行了呼吁。

    德国Quarzwerke石英砂集团代表OLIVER RUETZ和MAXIMILIAN SCHRATZ分别作了“德国铸造砂发展趋势报告”和Quarzwerke公司介绍。始于1884年的Quarzwerke公司在铸造行业富有远见,坚持创新,发现了优化潜力,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石英砂,长期致力于为客户解决高品位硅砂解决方案,使铸造砂变得智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开采矿床的过程是对自然的破坏,必须及时还原自然和复垦,要重新创造有价值的自然和栖息地。公司坚持对自然的保护,已连续三次获得联邦级别的德国可持续发展奖。

    在铸造砂行业,通过控制砂参数使铸造砂变得智能,通过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主办方的共同语言,为与会代表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参会的中德专家在这台难得的交流会上,根据实践和研究心得,向与会者献上了一份份有关砂的精彩演讲。

    资深中外铸造高级经理、铸造专家李玉明的专题讲座《铸造硅砂的应用控制》,从自身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出发,经过“不同铸造砂的比较”,到“硅砂在不同砂系统中的应用——硅砂在湿型砂中的应用、硅砂在芯砂中的应用、硅砂在消失模中的应用”,为与会者呈现了硅砂及其应用控制的有关问题。

    《3D树脂喷墨打印机的工业化应用——砂铸造型》,这是ExOne中国销售经理黄帅兵为与会者奉献的全新视角。ExOne致力的是硅砂造型打印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的3D树脂喷墨打印机已在欧洲安装78台,美洲安装75台,亚洲安装51台。有关砂的创新已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但是,在 3D打印砂及其技术应用方面,中国砂产业正在兴起。发展砂型打印机是必然趋势。

    中国铸钢砂现状如何?原宣化工程机械集团公司铸造分厂厂长、铸造高级工程师陈镇涛为与会者解决了这个疑问。

    中国铸铁砂现状如何?上海汽车铸造总厂铸造高级工程师陈崇博不但在会上为人们解决了这个疑问,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演讲《铸造用砂在轿车发动机缸体铸造的应用》时,向与会者强调了铸造用砂的重要性。“铸造厂渴望铸造用砂的供应单位提供合适的材料。”他表示,铸造用砂是铸造生产中最重要也是最广泛使用的原材料。以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为例,该厂年产160万个缸体,如何实现稳定的产品质量,对于工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原辅材料的质量,又是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例如,好的铸造用砂,可以降低粘结剂的加入量;减少三乙胺的用量,促进粒度合理分布,使铸件表面更加光滑;以及减少气孔、粘砂、脉纹等铸造缺陷。

    中国制造需要好的铸造用砂

    中国合适的材料——好的铸造用砂,分布在哪里? “十二五”时期,中国铸造协会为了确保我国从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的需要,规划在全国建立若干个有资源、有规模、有技术、有市场、能创新发展的企业,成为我国铸造硅砂产业基地。这些企业主要坐落在辽宁彰武县、福建漳浦县,福建益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研讨会上,辽宁彰武县副县长苗君明介绍了彰武县的硅砂产业发展状况,福建漳浦县招商局领导向与会者推介了漳浦县的硅砂资源。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发展和振兴重型机械工业作为基础重点产业,而铸造业是重型装备业的基础,型砂是铸造业的主要原料,更是基础的基础。这场由中国、德国企业组织的硅砂技术交流研讨会,适逢其时,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为铸造事业的发展,同甘共苦,合作共赢,共同营造美好的明天。”是众多与会者的心声。中国铸造协会领导张立波、支晓恒,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原会长陈庆友、清华大学教授黄天佑、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汽车铸造分会会长倪冠曹、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功能材料事业部销售总经理何泽芬在会后纷纷对会议取得的成果和共识给予点赞。

    “中国德国的企业家一起坐下来专门讨论交流砂的问题,专注创新和附加值,这是第一次,非常值得、受益。” 倪冠曹表示。

    何泽芬说:“希望这样的交流以后多一些。”

    我国目前每年生产铸件4000多万吨,以每吨铸件型砂需要量1.5吨计,全国每年型砂需求量为6000多万吨。近几年,随着国际技术合作的不断扩大,引用先进国外技术装备的制造对优质型砂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并对铸造原料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更加严格,导致铸造用砂供不应求。由于优质型砂的旺盛需求与资源配置紧缺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目前我国的行业铸件生产与硅砂资源供应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成为中国制造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福建益强主办的中德硅砂技术交流研讨会为硅砂行业创新、转型升级,提高我国铸件附加值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际跨国制造企业在进入中国投资之前,都会先充分考察我国的硅砂资源。陈宜秀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铸造质量取决于硅砂品质,目前,我国硅砂需求量很大,硅砂生产企业转型任务重。但是,追求创新,致力于转型升级是硅砂行业的使命和责任。”

    陈宜秀表示,只有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争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排头兵,向国外优秀硅砂企业学习,抓好硅砂生产的基础工作,让全社会重视硅砂行业发展,进一步推动硅砂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健康有序发展,使其在“十三五”规划中发挥最大作用,才能在面对越来越少硅砂资源的情况下,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作出有益贡献。

福建益强架起中德硅砂技术交流平台

茶歇时中德专家交流

Edit: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