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铸造产业集群第三届年会在被誉为“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的高要区举行。
打响压铸产业“国”字招牌,推动铸造产业集群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11月7日,中国铸造产业集群第三届年会在被誉为“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的高要区举行。年会有效推动全国铸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打响压铸产业“国”字招牌,高要区将再次成为全国压铸产业聚焦的中心,迎来了压铸产业集聚新机遇新发展。
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处长佘伟珍、肇庆市委常委李尧坤,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波、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支晓恒,高要区委书记黎晓华、区长江栋才等区领导以及来自中国铸造产业协会、高要压铸行业协会、广东理工学院、中国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高要分院等行业协会人员等300多人出席了活动,举办了铸造产业集群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员共聚一堂、增进了解、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实现共赢。
肇庆市委常委李尧坤出席年会并作讲话,高要区委副书记、区长江栋才致辞,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波致开幕辞,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张志勇主持年会。当天中国铸造产业集群第三届年会上播放了《高要压铸铸辉煌》专题片,并展示了高要区投资环境推介宣传。
李尧坤在年会上表示,肇庆,历史悠久、生态优美、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当前,肇庆正紧紧围绕省委赋予肇庆建设成为广东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目标定位,把握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机遇,大力实施“解放思想,东融西联、产业强市”战略,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和追赶发展。目前,肇庆已成为各路商家普遍看好的投资热土。高要是肇庆的“南大门”,是我市压铸行业的主要集中地,区位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广阔,政府支持力度大,希望高要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对高要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以“中国铸造产业集群第三届年会”为契机,推动高要区压铸行业蓬勃壮大,为肇庆加快发展作出高要应有的贡献。
江栋才表示,高要是肇庆成为广东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南大门、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具有区位交通优越、产业基础坚实、承载空间广阔、政务服务高效、人才资源充裕等五大投资优势,当前正围绕“肇庆工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实施追赶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融入广佛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奋力拼搏、加快发展,全心全意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创建最佳的投资环境,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小资料:
据了解,高要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近年来,高要区坚持产业强区不动摇,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坚持转型升级与加快发展并重,通过技术创新引领、龙头企业带动、政策服务扶持,做大做强做优压铸产业,打响压铸产业“国”字招牌,推动铸造产业集群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高要压铸产业集群,已经打造成我国铸造行业的一个特色产业集群,可以说“世界压铸看中国,中国压铸看高要”社会效益。
高要压铸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创建的高要鸿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带动了整个高要及周边地区压铸行业的高速增长。2011至2016年,高要压铸协会会员单位广东鸿图、广东鸿泰、高要鸿爱斯、高要鸿兴、高要力源、高要恒隆等多家压铸及相关企业年产量已达到52.78万吨,累计贡献约13.68亿的税收,其中2016年创税3.88亿元,创利润3.78亿元。截至2016年,高要有铸造企业100多家,其中压铸企业40多家,压铸产业已发展成为高要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高要压铸企业配套的客户主要是奔驰、通用、丰田、日产、本田等汽车客户,以及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等通讯企业。
高要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高要压铸产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推动压铸业发展成为集铝合金、镁合金等新材料精密压铸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知名的大型专业化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