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第七届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 邢建东(教授)

Source:
2017-11-03

第七届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邢建东

教授

第七届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 邢建东(教授)

       主要工作业绩:

       邢建东教授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金属耐磨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从最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到中、后期的自主知识创新,带领研究团队始终不懈地努力致力于我国耐磨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在高温抗磨材料及高强韧铸造耐磨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排名第1)、省部级科技奖三项(排名第一)、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3本。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几十家企业推广应用,促进了耐磨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

       其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一.通过对典型高温和常温磨损损伤机理的深入研究,明确提出耐磨材料的微观组相在各类不同磨损条件中的角色、定位及其相互依赖关系,为耐磨材料的组相设计及性能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根据所提出的金属耐磨材料微观组相设计理论与原则,开发了相应的金属耐磨材料微观组相的形态、尺度、性能等的控制方法,充分发挥了微观组相在各类磨损工况下的磨损抗力。

       三、对于金属材料而言,硬度和韧性往往是一对性能矛盾体,高硬度的材料往往韧性较低而两者无法兼顾。针对磨损总是发生在表面的特点,提出了以陶瓷颗粒作为抗磨硬质相,发明了在耐磨材料部件的磨损部位通过负压铸渗复合的表面复合材料制备和部件铸造成形一体化技术,解决了耐磨部件对硬度、强韧性和高温磨损条件中高温稳定性等综合要求高的技术瓶颈,并由于表面复合层厚度及微观组相的可设计性,使得所制备的部件使用失效后,复合材料层基本磨损,剩余部分完全为金属材料,因此可采用重熔方法再生,解决了整体复合材料部件回用的难题。

       除上述在铸造耐磨材料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外,邢建东教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工作,已培养毕业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40余名,先后编写出版了2本教材,其中“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度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宝钢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度被评为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


第七届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 邢建东(教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和“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其铸造分会为表彰在当代铸造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铸造行业的发展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铸造工作者而设立,旨在推动我国铸造科技进步,促进铸造行业发展。

       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委员会委员、各技术委员会提名控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主任委员工作会议研究审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批准:授予钱翰城、林汉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授予邢建东、彭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

       颁奖典礼将在2017中国铸造活动周期间举办,敬请关注!

Edit: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