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及“千人计划”联谊会资助,东北大学主办的2017年国际冶金过程青年学者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朱玉宏、东北大学副校长汪晋宽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一处处长朱旺喜等相关领导出席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海内外4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5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研讨会。
汪晋宽代表东北大学致欢迎辞。汪晋宽表示,冶金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东北大学非常荣幸作为主办方承接本次研讨会并邀请来自世界冶金行业的众多专家和学者参会。本次研讨会将极大促进各位专家和学者学术思想的交流,也将进一步推动冶金学科的发展和进步。赵沛代表中国金属学会对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希望由此开启多扇世界青年学者了解中国冶金研究的窗口。朱旺喜对基金委层面在冶金学科基础研究的资助态势及国际合作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在两天的会议中,与会青年学者围绕精炼与夹杂物、凝固过程与控制、力学冶金及电磁与焊接冶金等四个主要议题集中展开了积极地讨论和深入地交流。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Bryan Webler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的Hiroyuki Matsuura教授、印度TATA钢铁公司Siddhartha Misra博士、韩国汉阳大学的Joohyun Park教授及东北大学冶金学院蔡兆镇副教授等20位学者作了精彩演讲并分享了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创新。
会议期间,与会青年学者对近年来冶金过程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如夹杂物形核过程、连铸坯心部偏析、大锻件组织均匀性以及焊剂对焊接接头性能影响等冶金新理论和新工艺进行了深层次交流,并就冶金工程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点趋势方向达成初步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