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中国近三年铸件铸铁件产量对比,走向世界的中国铸造业——铸铁篇

Source:
2017-08-22

铸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近三年铸件铸铁件产量对比,走向世界的中国铸造业——铸铁篇

铸铁量大面广,企业近2万家,2014年我国铸铁件产量为3380万吨(其中,灰铸铁2080万吨,球墨铸铁1240万吨,可锻铸铁60万吨),占当年铸件总产量4620万吨的73.2%;球墨铸铁在铸件中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25%增至2014年的26.8%,球墨铸铁与灰铸铁的比例由0.497上升到0.596。2015 年世界铸件产量约10,413万t,其中,铸铁件产量约7,320万t,占铸件总产量的70.3%;2015 年我国铸件总产量约4,560万t,其中,铸铁件产量为3,340万t(其中灰铸铁2,020万t,球墨铸铁1,260万t,可锻铸铁60万t),占铸件总产量的73.25%。2016年中国各类铸件总产量4,720万t,较2015年增长3.51%;铸铁件产量3,415万t(其中灰铸铁2,035万t,球墨铸铁1,320万t,可锻铸铁60万t)。

中国近三年铸件铸铁件产量对比,走向世界的中国铸造业——铸铁篇

我国铸铁行业在原辅材料、工艺装备、生产技术、检测控制等方面均已具备生产高端铸铁件的能力。

(1)质量控制和检测(特别是在线检测)水平稳步提升;

(2)原辅材料供应品种和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3)计算机CAD、CAM、CAE和炉前热分析等技术手段日益受到重视,应用逐步增加;

(4)部分骨干企业的规模、装备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

(5)部分产品的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高铁机车转向架轴箱、变速箱、电机壳等零件,风电轮毂、底座和数控机床横梁等关键零部件已批量生产和应用;

(7)年产铸铁件万吨以上、生产设备较先进、质量较稳定的厂已达上百家,多采用电炉或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配有炉前氮氢氧测定仪、真空直读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先进的设备和检测手段;

(8)一大批企业使用了国际水平的熔化、造型和检测设备。

中国近三年铸件铸铁件产量对比,走向世界的中国铸造业——铸铁篇

铸铁的国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发达国家的铸件产量已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铸造厂的任务饱满,生产规模和专业化程度高,铸件综合质量和技术经济效益好。主要表现在:

(1)普遍采用CAD/CAE/CAM,重视通过产品数值模拟和建立生产基础数据库等进行产品和工艺的前期优化设计,实现产品研发设计数字化,铸造自动化水平普遍较高;

(2)在造型、制芯方面,采用机械手,用视觉系统监控组芯过程,铸件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

(3)在铁液熔炼方面,除了采用光谱分析之外,重视采用热分析技术,对炉前铁液质量进行精确控制,包括化学成分如碳含量、硫含量等,同时测量铁液的N、H、O含量,铁液质量稳定,化学成分波动小;

(4)采用电炉熔炼、喂丝法球化和孕育处理工艺,整个熔化、球化和孕育处理过程连贯,数字化程度高,没有镁光烟尘;

(5)通过微量合金化和特殊的铁液处理技术,能够稳定控制铸件的组织和性能,内在质量好、精度保持性好;

(6)排放低,环保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中国近三年铸件铸铁件产量对比,走向世界的中国铸造业——铸铁篇

“中国制造2025”已经公布,它的终极目标是把互联网、物联网引入制造业,使产品的生产达到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未来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向大型化、轻量化、精确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及清洁化的方向发展,而技术含量高的高端铸铁件将成为发展方向。

国内外差距及对策

国内铸铁厂除了多而分散、产能过剩、两极分化外,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

(1)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差是我国铸铁件生产的突出问题:相同碳当量,灰铸铁强度低1级;铸件尺寸精度低1-2级,表面粗糙度差1级;废品率高,铸件的缩孔、缩松和变形问题日益突出;铸铁件的弹性模量和残余应力等指标,长期未列入验收范围;

(2)铸铁行业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低;

(3)大型、厚大断面、高端铸铁件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待提高;。

(4)蠕墨铸铁应用存在差距;

(5)10t/h以上大型热风水冷连续式冲天炉的国产化及应用;

(6)环保意识差,污染大、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问题分析与解决思路

加强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和方法。加强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品专业化和经济规模化。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自主创新。轻量化、清洁化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铸铁行业发展之路。

重点项目和攻关产品

铸铁重点项目主要应用在高档数控机床、核电、高铁、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所需要的高性能铸件及其关键制造技术。

目前,高端铸铁件还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低,制约了中国的铸铁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现有基础做起,加大研发力度,增加科研投入,从打破高端铸铁产品依赖进口开始,重点攻关以下产品:百吨级球墨铸铁核废料罐;核电、轨道交通、高铁用高档球墨铸铁件;高档数控机床用高精度及高精度保持性机床铸铁件;高气密性液压铸件;-50 ℃及以下低温球墨铸铁件;ADI齿轮和曲轴;8MW风电铸件;长20 m左右大型机床铸件;蠕墨铸铁发动机缸体、缸盖、制动盘、制动鼓;大型船用发动机机体;大型燃气轮机铸铁件。

以上内容摘自《铸造行业“十三五”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走向世界之路

2017年对中国铸造企业来说是关键的一年,环保政策落地,全国31省全覆盖严查、限期关停不达标企业,让传统粗放型铸造行业感受了切肤之痛,再不转型就真的要永远告别这个行业了。铸造企业两级分化越来越大,已经成功转型的铸造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顺风顺水,将自己的产品成功推向国外市场。越来越多的铸造企业逐步淘汰旧设备、上线新设备,智能设备、数字化铸造厂变为现实,铸造行业逐步转型为以智能铸造为主。

为了让中国传统铸造企业度过难关,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中国铸造展览会(CHINACAST 2017)将集中展示当前铸造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铸造设备、 产品、技术及研究成果。立足于每年举办的“中国铸造活动周”的专业服务平台,CHINACAST 2017提供的不只是会议和展览服务,还有企业所需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国外市场开发、供需对接、以及高校与政府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铸造行业服务平台,并提供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满足企业的一切要求。

Edit: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