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第2号文件通知,JB/T 7946.4—2017《铸造铝合金金相 第4部分: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行业标准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检测试样的切取和制备及晶粒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铸造铝铜合金的平面晶粒度。
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分为八级,分级说明见表1。
表1 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分级说明
晶粒度1级 (≈1.5个)
晶粒度2级 (≈3个)
晶粒度3级 (≈6个)
晶粒度4级 (≈12个)
晶粒度5级 (≈25个)
晶粒度6级 (≈50个)
晶粒度7级 (≈100个)
晶粒度8级 (≈200个)
图1 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评级图
本标准代替JB/T 7946.4—1999《铸造铝合金金相 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与JB/T 7946.4—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方法的描述;
新标准明确了只针对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描述。与JB/T 7946.4—1999相比较更加明确、具体化。
——修改了取样的规定;
JB/T 7946.4—1999中未明确试样的大小,而新标准明确了试样的切取是在拉伸试样的标距内截取,并且试样的大小给出推荐的尺寸。圆形:Φ10~12 mm;方形(边长×边长):10 mm×10 mm。修订的试样截面尺寸是为了后文增加面积法测定晶粒度时,方便试样的测定。
——增加了面积法检测铸造铝铜合金的晶粒度。
JB/T 7946.4—1999中只有显微检验的测定方法,属于比较法。修订标准参照GB/T 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增加了面积法。面积法是通过计算给定面积网格内的晶粒数来测定晶粒度。新增加一种测定方法,让实验人员多一种测定的方法来进行对比。
本标准的制定,为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的测定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铝合金材料晶粒细化技术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