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生产中除了广泛应用与铸件形状相似的实体模样进行造型外,在制造旋转体或等截面形状的单件铸件时,还时常用到车板(也称刮板)造型。车板造型就是专门做出与铸件截面形状一样的板——车板,用车板绕一固定轴线(垂直和水平的两种)旋转,车制出砂型的造型方法,也叫刮板造型。车板造型是铸工专业手工技术要求较高的一种操作,也是技工院校铸工专业学生实习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和生产实践的体会,谈谈车板造型操作的要点。
1.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车制砂型前把需要的车板、砂箱、底板、支架、压鉄、型砂等用具准备好,认真检查车板尺寸,有无开裂,如有粘砂要清理干净,否则影响车制砂型的精确度。车板上下轴要牢固可靠,分筋圆线铁钉高度和位置合适(高度一般取2~3mm)、准确、牢固。
2.固定好车板架
把砂箱放在平整好的地面上,在砂箱中心打上定位桩。先调整好车板与砂箱工作面的距离,再调整好车板在砂箱的中心位置。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细心调整好,合箱时要产生偏箱现象。在支架上面和后面放上压鉄,固定好车板,试一下车板。达到固定牢靠,尺寸准确,旋转自如才行。
3.车制砂型
在砂箱内壁刷上泥浆,填入型砂,按要求舂实。一般要分两次填砂,进行两次舂实,才能保证砂型均匀的紧实度。舂实后的砂型高度要高于车板的工作面,以保证砂型的整体强度。再用工具切掉阻碍车板运行的部分砂型,用左手转动车板车制砂型。为什么用左手转动车板呢?这是因为一是一般人左手的力量小一些,用力比较均匀,一般不会硬搬车板车制砂型,车制出的砂型比较准确。如果用右手转动车板,由于右手的力量较大,很容易不自觉的硬搬车板,搬坏砂型,车制出的砂型凸凹不平,不能使用。二是用左手车制车板,可以腾出右手拿工具切砂型,及时切掉阻碍车板运转的砂型,左右开弓,分工不同,操作更快些。
车制时要及时把角、边、垂直面和平面补好,最好不用工具把型修出来,为保证砂型尺寸的准确性,要利用车板车制出砂型来。粗车砂型完后,从几个方向上往砂型上喷点水,一般2~3口水。喷水时,嘴里含水八成,嘴要闭紧,用足气一下喷出,成雾状均匀喷在砂型上。用筛子筛上半干的型砂,覆盖住砂型。稍停五分钟左右,让喷上砂型的水分充分迁移,再快速转动车板,精车2~3遍,即可车出尺寸准确的砂型来。
4.分肋(筋)
分肋是车板造型操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要特别细心才行。由于车板车出的砂型表面不是一个平面,又没有圆心,利用一般的几何划线法确定轮辐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是采用根据轮辐的数目求出圆周的弦长,而后用弦长来等分圆周的方法进行。常采用如下公式:S=2Rsin∏/n S=弦长 R=半径 n=等分数 为了取容易计算的数值,简化轮辐的分筋计算,R常取100mm。这样四等分的弦长S为141mm,六等分的弦长为圆的半径R,十等分的弦长为0.618R 。在具体操作时,由于是在砂型上分肋,常常有误差,往往不能一次分准。用划规扎在砂型上分肋,就会使划规尖下面扎出较深的洞,影响操作的准确性。为保证分肋的准确性,可以采用下列两个方法:一是可以在划规尖下放一塑料片,垫在砂型上操作,不让划规尖扎出洞来。二是在分肋时,如多出一小段或少一小段不够分时,要量出其长度,再平均分配等份,算出弦长,重新操作。如分十等分时,多出10mm一段,要平均分配等份,把弦长增加1毫米,就能很快分准了。
5.小结
总之, 车板造型似简实繁,是一项技能要求较高的操作,为了保证铸件质量,每一步都要操作好,做到位。像配箱、开制浇冒口等也非常重要,也要操作好。拙文只是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与同行探讨。关于车板造型操作,我总结了几条操作要诀,供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