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2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有色金属行业碳市场能力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东营隆重召开。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贾明星主持会议并发言,东营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田青云,中国低碳联盟秘书长张建宇,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常淮诚、东营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伍绍辉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来自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节能环保”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技术及管理人员,全国科研院所、设计单位、生产企业的业内人士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任务要求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搭建交流平台,研讨行业碳市场建设的典型问题和经验做法,为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面启动做好铺垫。并就国家碳交易市场建设政策解读,全国碳市场总体安排、有色冶炼压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配额分配,碳排放权交易经验等议题展开讨论。同时相关企业作了碳交易经验介绍。
陈全训会长就有色金属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碳市场建设,讲了几点意见。他首先强调召开有色金属行业碳市场能力建设工作会议非常重要,开得非常及时。其次他指出,工作会议传达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家关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的具体要求,讲解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相关问题,以及电解铝、铜冶炼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核查体系,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陈全训会长指出,建立碳市场是我国应对国际形势的需要。早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北京一起发表了历史性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在华盛顿再次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联合声明的发表传递了中美两国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信号,展示了两国加快落实各自国内气候行动目标的决心,对国际社会携手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承诺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同150多个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模式,并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主要讲话,提出创造“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气候治理观。12月12日,196个缔约方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巴黎协定》。2016年4月22日,张高丽副总理在联合国总部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9月3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杭州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陈全训会长说,按照党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任务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6〕57号),决定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明确将电解铝、铜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首批试点行业。确定了电解铝、铜冶炼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基本方法,电解铝采用基准值法、铜冶炼采用历史强度法。
陈全训会长指出,建立碳市场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建立碳交易市场是我国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导投资和技术资源流向的需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成就举世瞩目,“世界工厂”几乎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但我国经济增长也呈现出许多特征,如增长粗放、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几乎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碳排放权交易将为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扩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市场激励;同时还能促进重点排放企业自主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有助于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走低碳化发展道路。
陈全训会长说,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也是碳排放重点行业和领域,有色金属工业碳排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二是工艺过程中的碳排放。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左右,主要集中在电解铝、铜冶炼等品种,抓好电解铝等重点金属品种的碳排放尤为重要。当前,电解铝行业正面临着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时期,通过碳交易倒逼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对推动电解铝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全训会长强调,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政策、制度、技术、市场以及机构建设等多个领域和环节,如: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测量、报告与核查制度、配额分配等。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协会,组织研究电解铝行业基准值,参与对碳排放配额进行预分配,同时还参与制定铜冶炼碳排放下降系数。因此,有色金属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重点骨干电解铝和铜冶炼企业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碳交易各项制度设计中来,为2017年启动碳市场启动做好准备工作,也为有色金属行业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做出新的贡献。
12月21日下午,与会领导专家先期进行了“碳交易模拟操作”的培训。
12月22日,会议邀请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闫红杰作《应对气候变化及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政策解读》报告;邀请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周胜副教授作《电解铝及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配额分配》报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王振阳处长作《温室气体核查体系介绍及有色行业核查案例》报告;中国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副主任姚晓春作《碳核查工作流程及典型问题介绍》报告;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交易部总经理李球辰作《碳交易原理及试点碳价分析》报告。同时邀请俄罗斯铝业、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作国内外碳交易经验介绍。
据了解,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行业协会进行碳市场能力建设,此前已举办过石化和化工等行业的能力建设活动。有色金属行业早在2010年四川峨眉山就成功召开过相关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金属通报》承办的“低碳经济高峰论坛”,规模较大,效果良好。有色金属行业碳市场能力建设会议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