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14日,ISO/TC25(铸铁及生铁技术委员会)第28次会议和ISO/TC25/WG3(石墨金相组织)、ISO/TC25/WG9(灰铸铁)等工作组会议在英国伦敦英国标准协会(BSI)总部召开。
我国ISO/TC25的国内技术对口管理单位——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派专家代表中国全程参加了本次国际标准会议。
ISO/TC25/WG3工作组会议
ISO/TC25/WG3工作组会议于13-14日在BSI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和瑞士等国家的12名铸造、冶金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王泽华教授,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钱坤才研究员和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陈凯敏高级工程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第3工作组召集人Phillip Innes先生主持,他对出席会议的专家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会议审查了由中国提出的ISO 945-4《球墨铸铁球化率评定方法》工作组草案。项目负责人王泽华教授介绍了征集到的ISO/WD 945-4《铸铁金相组织 第4部分:球墨铸铁球化率评定方法》标准的修改意见和修改说明,与会专家对标准文本逐条进行了讨论,英国Steve Dawson先生对标准文字修改给予了帮助。会议形成了决议:同意ISO/WD 945-4《铸铁金相组织 第4部分:球墨铸铁球化率评定方法》标准由工作组草案阶段进入委员会草案阶段,要求中国的标准起草工作组提供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照片,供ISO/TC25各成员国进行试验验证。
ISO/TC25/WG9工作组会议
ISO/TC25/WG9工作组会议于10月12日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德国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第3工作组负责人Phillip Innes先生主持,美国的Richard Gast先生介绍了ISO 185 《灰铸铁 分类》标准征集修订意见情况,并作了修订说明。ISO 185《灰铸铁 分类》标准主要修改内容有:①按ISO标准新要求修改文本格式;②性能指标中增加了各牌号性能的上限;③增加了Side-by-side试样;④附录牌号对应表中增加了中国灰铸铁牌号。
2016年10月14日,ISO/TC25第28次会议正式开幕。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和瑞士等国家的12名代表以及ISO/TC25的主席和秘书参加了会议,中国的王泽华教授、钱坤才研究员、陈凯敏高级工程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ISO/TC25主席Malcolm Macnaughtan先生主持,他对出席会议的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秘书处Simon Merriman先生介绍了一年来秘书处的工作情况,并讲解了ISO标准的工作流程及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如果某成员国3年未负责或未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将被降格,如P成员国降格为O成员国。
会上,澳大利亚的Innes先生、法国的Maria Pelé女士、德国的Ingo Steller先生、美国的Richard D. Gast先生、英国的Steve Dawson先生分别介绍了各工作组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会议对ISO/TR 945-2:2011《铸铁金相组织 第2部分:石墨分类 图像分析法》、ISO/TR 10809-1:2009《铸铁 第1部分:设计材料和性能》等4个技术报告进行了评估,对ISO/TC25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
会议通过了全会决议以及第3工作组、第6工作组形成的决议,会议决定继续保留ISO/TR 945-2:2011《铸铁金相组织 第2部分:石墨分类 图像分析法》、ISO/TR 10809-1:2009《铸铁 第1部分:设计材料和性能》等4个技术报告,并要求相关工作组继续完善相关标准。因WG7工作组近年来一直未能开展相应活动,会议决定撤销原WG7工作组,重新投票组建新的奥氏体铸铁标准制定工作组。
体会
(1)ISO/TC25专家非常重视来自中国的意见。因为不清楚ISO标准的工作流程,2014年第一次参加ISO/TC25年会和工作组会议时,我们多听少说。第一次仅针对ISO标准、EN标准、ASTM标准和JIS标准等球墨铸铁球化率评定方法不统一,且球化率的定义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对ISO 1083《球墨铸铁 分类》标准进行修改的意见,与会代表非常重视我们的意见,一致认为要专门制定《球墨铸铁球化率评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再修订ISO 1083《球墨铸铁 分类》标准。
(2)ISO/TC25专家很希望听到中国的声音。大家知道中国是铸造大国,铸造生产能力很强,在中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铸件和各种各样的铸造方法,在中国可以得到各种铸造数据,有些数据也只有在中国能获得,希望中国有更多专家参加ISO/TC25组织活动,参与铸造标准的修制定,如《奥氏体铸铁》标准。
(3)ISO标准的技术条款十分严谨,任何技术表述必须要大量的数据为依据。所以我们在制定ISO 945-4标准时,收集了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自己的意见,形成标准的技术条款。真正开会时大家还是比较随意的,可以各抒己见。
(4)ISO/TC25专家对我们比较友好。很多铸造专家来过中国,与中国同行有过交流,甚至在中国工作过,如ISO/TC25主席Malcolm Macnaughtan先生和澳大利亚的Phillip Innes先生在大连工作过,荷兰的Marjo Kikkert在昆山GF工作过,英国的Steve Dawson先生来中国做过技术交流,美国的Richard Gast先生等都来过中国,对中国铸造有良好的印象。
(5)主要工业国对标准化工作非常重视,都争取标准制定权。我们是第一次负责制订ISO铸造标准,我们的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认为质量高、进展快,Innes, Richard, Steve等都当面表示了这一看法,法国的Maria提出该标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术讨论。
(6)ISO/TC25有大量的标准化工作需要做,目前还存在体系不完善,标准系统性差,甚至出现矛盾。不少标准还需要制订和修订,如铸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奥氏体铸铁等。另外,东西方文化差异也出现在标准体系、专业术语的解释以及标准的文字表述等方面;各个国家的习惯不同,执行技术标准不同,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不同等,这些因素也反映到制定ISO标准中,造成了ISO标准存在着系统性和技术条款的一致性问题。
(7)ISO/TC25的结构和管理还在不断完善,目前存在成员不足,有些标准长期没有修订;部分成员国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ISO/TC25有21个P成员国,26个O成员国,其中有些成员国一直没有参加ISO/TC25的活动,铸件产量较大的墨西哥没有加入组织。
(8)通过参加ISO标准化工作,可以增加标准中的中国元素,如修订ISO 185时,将中国灰铸铁牌号加入到标准的资料性附录,有利于铸件的国际贸易;通过参加ISO标准化工作,了解了ISO标准技术条款的演变过程,加强对ISO、甚至是EN标准、ASTM标准等先进标准条款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