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第一机修厂以技术兴企角逐市场
为外埠企业量身订制的烧结台车首批供货;工艺攻关项目——板材炼钢厂连铸扇形段修复和新制17套;技术创新项目——板材炼铁厂冲渣水余热循环过滤器和换热器制作完成并供货。2013年,第一机修厂深入推进技术兴企,质量管控和产品研发转化能力逐步提升。
今年,第一机修厂与供货多年的山西通才签订了新合同,为该企业“量身订制”所需烧结台车。相对过去轻车熟路的按图施工,第一机修厂此次的制造难点在于首次为用户设计台车。生产前期,科研人员到企业深入调研,结合现场温度、烧结面积、台车使用材料各部位的受力情况等来满足生产需求。经过3个月的紧张设计制作,首批烧结台车实现供货。
扇形段是连铸过程中主要设备之一,扇形段制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被轧制板坯厚度的均匀性,对其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首次承接此项目的第一机修厂高度重视,技术副总、车间主任全程跟踪。面对复杂的图纸,以及对设备精度、规格,焊接技术要求较高的考验,及时依据板材炼钢厂的反馈意见调整制作方案。目前,已修复扇形段15套,新制两套产品即将交付使用。
冲渣水余热循环利用工程中的过滤器和换热器制作涉及诸多技术创新,据第一机修厂科研人员介绍,此项技术在很多钢铁企业中使用,与高温炉渣进行热交换的冲渣水,经过处理净化后,通过泵站送往居民小区作为居民采暖余热水,采暖的回水再次作为水力冲渣用水,依此循环,往复使用,达到居民采暖的目的,并保证了冲渣工艺的正常进行。设计之初,为了使换热能力达到最大程度,第一机修厂经过大量的比对实验,在借鉴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螺纹管的制造工艺,这一创新举措同时为制作安装环节带来了严峻考验。近日,首批产品实现供货。
2013年,第一机修厂论证确定了20余项新产品研发项目,技术质量系统还先后完成了连轧卷取机、北台刮渣器、唐钢冷床等项目的工艺研制和质量攻关。对板材特钢厂小棒锯床、不锈钢公司聚氨酯辊及胶辊、本钢浦项磁力板等进行转化设计。完成了板材特钢厂铁水罐及运输车、板材热连轧厂导尺导向轮、南芬选矿厂搅拌器、板材焦化厂熄焦车衬板、北台DN200放散阀等测绘研发项目50余项。全年共转化图纸286张,完成工艺制作1625项。在工艺创新方面,技术系统会同铸钢车间针对树脂砂投产完善铸造工艺。锻造工序采用胎具模锻工艺,针对北重台车车轮和轴研究提升锻造精度并减少加工量,预计节约原料13.8吨。与此同时,第一机修厂积极开展技术引智工作,先后与沈阳铸造研究所、中冶长天设计院、北方重工、大连重工等院所和企业开展了专项技术质量咨询和工艺联合攻关,并在机械制造公司的多方协调下,引进沈重高级技术人才,进一步改进厂内铸造工艺,提升铸造整体水平,并且积极争取政府科技项目优惠政策,参与了市级企业专项技术研发资金申请,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Edit:本钢第一机修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