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第六届中国铸造质量标准论坛在张家界成功举办

Source:
2013-06-08

 第六届中国铸造质量标准论坛在张家界成功举办
 
第六届中国铸造质量标准论坛——铸铁件的最新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于2013年5月14—17日在张家界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铸造学会质量标准工作委员会、中国铸造协会质量标准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铸造学会铸铁及熔炼技术委员会协办,论坛得到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益强铸造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和苏州兴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鼎力赞助。来自铸件生产企业、铸造原辅材料供应商、铸造检测仪器仪表生产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等1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征集到55篇论文。


2013年5月15日上午8:30,第六届中国铸造质量标准论坛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葛晨光秘书长主持,他代表论坛主办单位热烈欢迎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和代表,同时向与会代表热情地介绍主席台上就座的嘉宾: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前副院长张伯明,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王泽华,东风汽车公司铸造一厂前总工程师万仁芳,华东地区铸造协会荣誉理事长沈金源,全国铸造学会铸铁及熔炼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机械研究所张忠仇,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会卿,苏州兴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进兴,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新武,福建省益强铸造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陈文龙,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材料研发中心副主任董雯。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泽华、全国铸造学会铸铁及熔炼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仇、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会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

王泽华教授对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表示感谢,并简单介绍了全国铸造标委会自2007年以来,铸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情况。张忠仇研究员首先对第六届中国铸造质量标准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随着大量铸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发布、实施和宣贯,将会促进我国铸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铸件质量的提高,并表示全国铸造学会铸铁及熔炼技术委员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全国铸造标委会的工作。武会卿副总经理简要介绍了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概况,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本届论坛共有14位专家在会上分别就铸铁件生产中的热点问题作了技术报告,并对铸铁件的8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进行了解读;论坛报告分别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泽华、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晓先和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钱坤才主持。

1.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张伯明研究员作了题为《概述高硅球墨铸铁的研究与应用》的报告,他指出, ISO 1083:2004标准增加了JS 500-10牌号;2012年3月,DIN EN 1563欧盟标准修订时增加了GJS 450-18、GJS 500-14和GJS 600-10三个牌号。这些牌号大幅提高了球墨铸铁的伸长率和屈服强度,且均可在铸态获得,而无需热处理。通过了解国际标准、欧盟标准的制修订背景,在GJS 400-18牌号基础上利用增硅进行试验,研究了硅含量对球墨铸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硬度和缩孔、缩松和偏析的影响,温度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温度下冲击性能的对比;Mn、Cr、V合金元素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不同孕育剂对石墨形状的影响,不同切削速度下切削性能的对比。并提出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要优化孕育技术。②确保直读光谱仪的试样是白口组织。③确保直读光谱仪必须要校正到和相应的硅量匹配。④注意硅量应包括:配料、球化处理及孕育处理中的硅量总和。并简单介绍高硅球墨铸铁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

2.郑州机械研究所张忠仇研究员对GB/T 24733—2009《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并介绍了ADI材料的发展概况及ADI的金相组织和性能,及国内外生产应用情况。他讲到,国内约有上百家单位研制和开发ADI,其中生产单位也有几十家;我国现在年产ADI件约8~10万t左右,约占世界年产量60万t的1/6左右。主要应用在工程结构件,高性能、高精度要求动载性能的重要构件和耐磨、抗磨件等。

①本标准遵循与国际接轨,力求先进,不低于国际标准的指导思想,修改采用ISO 17804:2005《铸造 奥铁体球墨铸铁 分类》,又参照国外先进标准的一些相关条款,增加了铸件外观质量要求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取样批次的构成和检验规则,铸件的其他检验项目等,补充了铸造生产、检验所必须的内容。

②本标准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铸造的经等温淬火热处理的球墨铸铁件。其他铸造方法(如金属型、金属型覆砂、壳型、熔模精铸和连续铸造等)生产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可参照使用。

③根据单铸或附铸试块(相当于铸件主要壁厚≤30 mm)的最低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技术性能指标,本标准规定了5个牌号:QTD 800-10(QTD800-10R)、QTD 900-8、QTD 1050-6、QTD 1200-3、QTD 1400-1,并规定了要求高抗磨性用途以布氏硬度分段的两个牌号:QTD HBW400、QTD HBW450;并规定了ADI件的力学性能以抗拉强度、伸长率为主要验收指标。

④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企业的生产、质量检验、贸易仲裁,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对我国ADI的应用推广、产业化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为国民经济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东风汽车公司铸造一厂前总工程师万仁芳作了题为《近年来铸铁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的报告,他讲到,2011年与2001年相比,铸铁件产量增长2.79倍,但铸铁件占铸件总产量的比例下降了7.7%,而同期球铁件产量增长了3.85倍,占铸件总产量的比例也上升了7%。21世纪以来,风电、高铁等高端铸铁件更是风生云起,令人瞩目。

铸铁件材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灰铸铁的进步。国家标准中增加了HT225和HT275两个牌号;掌握了HT300和HT350的生产技术;专用灰铸铁的开发。
②球铁的进步。发展速度惊人,从无到有,从少量生产到占世界球铁产量的49.5%;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开发出各种球化处理方法;系列化生产了球化剂和孕育剂等。并着重介绍了铁素体基体球铁、珠光体基体球铁、ADI、奥氏体球铁等热点球铁。
③蠕铁的进步。新国家标准将蠕铁分为RuT300、RuT350、RuT400、RuT450、RuT500五个牌号,鉴于冷却速度对蠕化率的影响,允许蠕墨铸铁件上不同壁厚处有不同的蠕化率,使得新标准既先进又合理,这对推动蠕铁的应用是有益的。

铸铁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炉料品质的提高;
②熔炼技术的进步;
③炼钢生产技术的移植;
④检测手段和控制手段的提高等。

4.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副总冶金师洪晓先对《灰铸铁件》、《灰铸铁金相检验》、《球墨铸铁件》、《球墨铸铁金相检验》四项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
他指出,四项国家标准的特点:
①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并参照了国外先进标准。
②从产品型标准向贸易型标准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
③以中性立场、需求为上的理念表述规定,为需方预留了较多话语权。
④适当保留、完善原标准中利于可操作性、完整性的部分,使结构更合理。
⑤权威单位负责起草,骨干企业参加审查,流程上广泛听取同行权威,本行业、相关行业不同意见,尽量寻求一致。

GB/T 9439—2010《灰铸铁件》国家标准增加了HT225和HT275两个牌号,将订货要求纳入正文,并规定订货时,需方最少应提供材料牌号和特殊需求,其他技术参数供方可帮助确定,简化了需方的专业知识要求。这是产品型标准向贸易型标准转变的一个特征。并指出供需双方在应用本标准时应注意的事项。

GB/T 7216—1987《灰铸铁金相》改名为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修改了C型、F型石墨的表述,删除了基体组织特征和“尖角块状”石墨的提法,增加了检验结果的表示和检验报告内容的要求。

他从12个方面介绍了GB/T 1348—2008《球墨铸铁件》国家标准主要修订的内容。其中,针对低温、冲击和韧性的需求增加了QT350

—22L、QT350—22R、QT350—22、QT400—18L、QT400—18R、QT550—5等六个牌号,按硬度分类增加了QT—HBW130和QT—HBW215两个牌号。并指出该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GB/T 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在GB/T 9441—1988的基础上,修改采用ISO 945:2008标准。改用计数法评定球化率分级,更换了球化率分级图,删除了珠光体片间距内容,增加了用图像分析软件评定和石墨球数的检测等内容。


5.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王泽华教授作了题为《砂型铸造浇注系统的设计》的报告。
他指出,浇注系统的作用是控制金属液充填铸型的速度及充满铸型所需的时间,使金属液平稳地进入铸型,同时能阻止熔渣和其他夹杂物进入型腔,尽可能减少金属液的二次氧化;并指出传统砂型铸造浇注系统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液态金属临界流动速度概念,针对临界流动速度设计浇注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减压内浇道的砂型铸造浇注系统理论,使浇注系统既能具有良好的挡渣作用,又能避免金属液在充型过程中发生喷射和飞溅现象,减少金属液的二次氧化。

6.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王成刚技术部长作了题为《汽车铸件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的报告。他讲到,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个性化需求强烈,促进新产品推出;致使汽车企业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在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影响整车与整机的开发与投产。而新产品开发工作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了解英国GW公司、德国贝克公司和美国AG公司等企业技术情况,国内一些较大型的汽车制造厂商、模具制造厂商应利用应积极筹划同样的技术改造与升级,以求达到快速进行铸件开发。并详细介绍了产品开发的主要流程:①并行设计(辅助设计)阶段;②产品工艺开发阶段;③产品试制与工艺验证阶段;④生产模具制造阶段;⑤生产验证与生产准备阶段;⑥铸件生产阶段。最后介绍了产品质量的检测技术——三维扫描技术。

7.福建省益强铸造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陈文龙总经理作了题为《铸造用硅砂的综合阐述及规划发展》的报告。他讲到,每年采用砂型铸造工艺生产的铸件超过3 000万吨,新砂用量在2 000万吨以上,循环用砂量超过2亿吨。通过SEM分析了解古海沉积砂在树脂砂再生工艺中的独特优势,并指导企业如何选用铸造硅砂。他介绍了天然硅砂生产工艺流程图,以及该公司铸造用硅砂的生产供应流程图。并介绍了益强集团的服务网络,遍及福建、上海、常州、天津、内蒙古等地区。最后,他介绍了天津致勤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概况。

8.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孙允月工程师对《可锻铸铁件》和《可锻铸铁金相检验》两项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
GB/T 9440—2010《可锻铸铁件》国家标准在GB/T 9440—1988《可锻铸铁件》基础上,修改采用ISO 5922:2005。他介绍了标准历次版本,标准制定过程,以及本标准与ISO 5922:2005和GB/T 9440—1988标准的主要差异;并介绍了本标准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他讲到,GB/T 25746—2010《可锻铸铁金相检验》国家标准是在JB/T 2122—1977《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首次制定,由于ISO 945-1:2008标准中没有符合可锻铸铁金相图片,其他国外标准无可锻铸铁金相检验标准,故无法对照采用和对比。并解读了标准的主要内容及介绍了标准的应用情况。

9.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钱坤才高工作了题为《蠕墨铸铁件表面黑斑的产生机理及防止措施》的报告。
他指出,大功率机车蠕墨铸铁制动盘表面产生黑斑的原因及危害,并分析了黑斑的形成机理,研究确定了消除表面黑斑缺陷的措施,如:控制适中碳当量,适当增加蠕化剂和孕育剂加入量,使蠕化率控制在85%左右,降低浇注温度,提高浇注速度,增加内浇口附近涂料涂刷厚度等,使制动盘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10.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蒋毓良工程师作了题为《球墨铸铁件的超声相控阵检测》的报告。他简述了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比较了超声相控阵检测与传统超声波检测的区别,并举例说明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球墨铸铁中应用,如2 MW风机用叶片轮毂的探伤,并与常规超声探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指出应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注意事项。

11.常州华德机械有限公司丁建中总经理作了题为《〈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标准中力学性能的研究》的报告。
由于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低温冲击性能是决定技术水平的指标,他指出,一个技术水平高、力学性能先进的低温球铁要具有:
①高的上限冲击功;
②更低的韧-脆性转变温度;
③更低的“冲击韧性-温度”的应变速率。对-40 ℃、-50 ℃、-60 ℃的低温冲击韧性-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试验,并量化说明应变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0 ℃ QT400-18AL低温球铁韧-脆性转变规律与-40 ℃、-50 ℃、-60 ℃ QT400-18AL有本质区别。并建议通过高倍显微分析,对FATT50进行分析和确认,这将使新制定的标准更具科学性、权威性。

12.沈阳银丰机床铸造有限公司孙润超高工作了《高档机床HTC2050床身精度保持技术研究》的报告。通过建立床身力学模型,对HTC2050机床用铸铁床身进行力学分析,确定了床身保持精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床身受到自身重力和残余应力。通过对熔炼工艺、浇注系统和铸造工艺的优化,得到了组织和性能良好的床身铸件,并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工艺的可行性。

13.河北科技大学李增民教授对行业标准《实型铸铁件表面质量评定方法》和国家标准《消失模铸件质量评定方法》进行了解读。
他讲到,近些年来我国实型铸造技术和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铸造界热门技术。而过去多年来实型和消失模铸造一直无标准可依,急需制定标准。近几年,全国铸造标委会组织制定了四项实型和消失模铸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接下来他介绍了标准的制定过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举拨叉、阀门说明消失模铸件的质量定位。并指出该标准的制定,极大地规范了市场,为实型和消失模铸造行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建立了有力的保障。

14.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王洋工程师作了题为《铸铁中常见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的报告。介绍了铸铁中C、Si、Mn、P、S等常见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在现今对生产过程控制要求越来越精确和国产分析仪器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仪器分析手段在铸铁成分分析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论坛期间,整个会场座无虚席,气氛异常活跃,专家们精彩的学术报告和诙谐幽默的演讲博得了台下代表阵阵热烈的掌声,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盛情欢迎莅临本次论坛的全体代表,2013年5月15日18:00,举行了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招待晚宴。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玉杰主持晚宴,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公司王晋副总经理致祝酒词。

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首先由铸造界老前辈马敬仲研究员演唱的《我不想说再见》为招待晚宴拉开了亮丽的序幕,陆文华教授、丁建中总经理踊跃上台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赢得了阵阵掌声,台下代表也纷纷上台即兴演唱。现场气氛十分欢快、活跃,每位代表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莅会者纷纷起立或离席与新老朋友频频举杯祝福,或畅叙友谊,或交流信息。招待晚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

 根据会后问卷调查显示,与会专家和代表对论坛的筹备与组织工作非常满意。

Edit: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