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铸造机械形象升级
11月14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铸造机械分会召开2011年年会暨五届三次理事会,近百名代表齐聚济南铸锻所,总结“十一五”发展得失并商讨行业增幅下滑形势下的应对之策。分会理事长、济南铸锻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家旭在主题报告中对行业“十一五”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
产业升级效果初显
对于铸造机械行业,刘家旭总结说,“十一五”期间,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技术进步使得铸造机械行业一改过去“傻大粗黑”的低端形象。
据协会统计资料显示,尽管2010年我国铸造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再创历史新高,但铸造机械产品的数控化率仍较小。从出口来看,铸造机械行业年出口额约1亿美元,出口量1500台,其中数控产品占比不足两成。从我国整个机床工具行业来看,铸造机械的出口占比很小,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发展任重道远。从进口情况来看,铸造机械行业年进口额超过2亿美元,进口量约500台。“十一五”期间,铸造机械行业进出口呈现不稳定态势,曾经出现连续3年进口大幅下降而出口也大幅下挫的局面。铸造机械行业受国家政策和行业形势的影响十分明显。
“十一五”期间,铸造机械行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济南铸锻所等传统优势企业保持领先水平,保定维尔、天津亨特等铸机企业进步明显,发展势头强劲。以保定维尔为例,“十一五”期间成为发展最快的5年,其产值由期初的2亿元左右发展到现在的7亿元。
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铸件总产量已达3960万吨,产值超过了4000亿元,铸件产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大部分铸件已实现自主制造,只有极少数高端铸件需要进口。与此同时,国产铸件废品率明显下降,一些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关键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出口铸件的技术档次也有了大幅提高。“十一五”以来,国内已有一批铸造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
国产铸件能够取得上述可喜成绩,其背后离不开我国铸造机械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作为支撑和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国铸造机械行业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等方式,不断开发出性价比高的铸造机械,基本满足了国内中高端铸件生产企业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来了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数控化率的提高,专业化生产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等“绿色铸造”理念在铸造行业日益得到强化。
“十一五”以来,通过行业企业的不懈努力,我国铸造机械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陆续开发出不少具有较高水平的铸造机械产品,为我国铸造机械行业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如大型树脂砂铸造生产成套设备,已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改变了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已经能够生产出具有较高水平的铸造自动生产线,达到可部分替代进口的水平,部分改变了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等铸件毛坯需要进口的情况;此外,高水平自动制芯机、自动铸件清理机、自动砂处理机、大型自动压铸机以及精密铸造设备等铸造机械,国内铸机企业基本都能生产制造。(
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