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 下半年钢市回暖需突出重围
在传统销售淡季的7月,钢材市场上演了一波“淡季不淡”的反弹行情。
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受大中钢厂上调螺纹钢等品种价格、原料铁矿石价格走高、市场库存下降的综合影响,钢价已经连续三周上涨,比7月上旬上涨1%。其中,建筑钢材价格涨幅居前,芰6.5mm高速线材、芰12mm螺纹钢分别上涨0.9%和0.5%。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短期内钢材价格出现连涨之势,但是从全年的走势来看,支撑钢价上行的力量不足以持续发挥作用,市场供需矛盾依然严峻,钢材价格也将延续上半年波动运行的态势。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特别提醒,下半年各种不利和有利因素交织在一起,钢材市场供需矛盾趋于尖锐,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钢铁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价格自律,规范销售行为,避免盲目的“价格战”,维护钢材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反弹还是反转?
截至7月末,兰格钢铁网的钢材价格指数为193.9点,上涨3.3点,环比增加1.7%;国内长材板材均价上涨86元,其中长材上涨2.17%,板材上涨0.89%。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芸表示,本轮上涨行情的诱因是,在7月15日期货交割临近的时候,由于期货价格与市场现价存在大幅倒挂,抄底资金趁机大量入场,带动现货市场价格反弹。
在7月的这波上涨行情中,钢坯和建材表现得最为活跃。进入8月,钢坯价格已上冲到4530元/吨,建材价格则持续走高。
“由于7月初的市场价格已经临近成本线,钢坯在本轮反弹行业中起到领涨作用。”侯志芸说,而前期未充分释放的需求集中释放是建材价格持续坚挺的主要原因。
从主要钢材品种来看,不同品种涨势出现分化,但总体涨幅均未过百元。其中,长材涨幅较大,板材相对平缓。7月末,国内十大城市主要钢材品种中,高线价格为4860元/吨,涨幅高达100元;而中厚板的涨幅最低,只有10元。
在钢材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国内钢材库存有所下降。截至7月29日,全国钢材社会库存指数为160.9点,比6月末下降3.1%,同比下降6.1%;全国29个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达到1462万吨,比6月末减少46万吨。
价格波动或成常态
以7月的一波反弹行情为临界点,国内钢材市场能否一举进入反转通道?
在侯志芸看来,近期钢价反弹并非供需基本面改变,而是受期货价格拉动,市场总体需求并未有效放大。“今年粗钢产量持续高位,检修减产不如往年,在国内需求放缓、出口减少的情况下,供需矛盾并未得到明显释放,是后期市场的隐忧。”
从需求层面来看,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使经济从超常规快速增长回到常规均衡增长,即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恢复性大幅回升向适度增长过渡。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国民经济的季度增长率分别为9.8%、9.7%和9.5%,带动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增长放缓。
从供给层面分析,国内钢铁生产持续高水平增长,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3.5亿吨,同比增长9.6%;平均日产粗钢193.67亿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07亿吨水平。从月度情况来看,各月粗钢日产量均超过上年的最高水平。
在产量高位、需求放缓的共同作用下,下半年钢材价格走势不容乐观。“除建筑钢材需求增长显著外,生产用板带材市场仍然难有起色。”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告诉记者,总体来看,国内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钢材价格也将延续上半年波动运行的态势。
更何况,刚刚落下帷幕的“美债危机”也对钢材价格回暖带来了阴影。
虽然“美债危机”这出肥皂剧的结果不出所料——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最终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避免了美元债务违约风险。但即便如此,美国债务问题的症结并未根本解决,美元终究摆脱不了持续贬值的命运。
“只要美元还在贬值,全球钢铁、矿石、焦煤、石油等产品的价格就会一直上涨。”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陈克新坦言。在他看来,下半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可能重返200美元/吨的高位,石油价格有望触碰100美元/桶的价位,焦煤、废钢、锌、镍、燃油等其他产品的价格也会再创新高。
不过,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包围下,下半年的淘汰落后行动可能成为钢市回暖的一剂强心针。
7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要求这些落后产能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彻底淘汰。其中,钢铁行业需淘汰炼铁能力3122万吨,淘汰炼钢能力2794万吨。业内专家指出,大批落后产能的退出,不仅能够有效缓解钢材市场供需矛盾,而且有利于稳定钢材市场价格。
钢材出口“不乐观”
上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有所增长,加上国际钢材价格处于高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在3月份达到峰值,二季度有所下降。
今年1~6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2433万吨,同比增长3.16%;进口钢材803万吨,同比下降4.79%;上半年折合净出口粗钢1706万吨,同比增长6.85%。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数量稳增的同时,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均价达到1023.23美元/吨,而去年同期为792.22美元/吨,吨材价格增加231.01美元,同比上升29.16%。
“除了价格上涨因素之外,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增多是其中的重要推手。”张长富说。
尽管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张长富依然不看好下半年的出口前景。在他看来,由于欧、美、日及东盟等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不给力”,下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可能有所减少。但在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由于保障房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量较大,长材供需形势相对稍好,而板带材供大于求的形势可能更为严峻。
Edit: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