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可望年均增长15%

Source:
2011-05-23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值将达到或接近万亿元,规划年均增幅为15%。不过,2011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不可能再有与2010年同样高的增长率。

    2011年产销增幅将达12%~15%

    奚家成初步估计2011年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幅将达到12%~15%,利润增幅达到15%左右,进口增幅也将明显大于出口增幅。

    据悉,2010年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幅进入历史高位区,其中年产销首次超过5000亿元,利润增幅达46.65%,年利润总额、月均利润、同比增幅均创新高。

    “基数已经很高了,2011年不可能再有如此高的增长率。”在预测分析2011年的行业趋势时,奚家成认为,该行业将由恢复性增长变成恢复增长,“这两者之间虽少一个字,却有很大不同,”前者得益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停滞的正常需求的恢复,而后者则是在新的经济基础上的增长,“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已完全进入恢复增长。”

    “2011年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奚家成表示,这其中包括宏观经济走势、财政与货币政策、通胀与成本,“危机应对”措施的淡化和政策性措施的转移;节能减排、抑制“双高”和房地产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实施进展,以及汇改力度和外汇政策、贸易摩擦和国际市场等。 

    但“十二五”的启动无疑将有力地推动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他举例说,列入高端装备制造中的“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纲要已有初稿,其中有不少仪器仪表和仪控项目,而这些项目的确定和启动,对全行业来说都是利好。除此之外,在振兴新兴产业中还有不少创新发展工程,如海洋工程、新能源工程等,相关领域的规划也将带动仪控装备需求的增长和提升。

    因此,对于2011年仪器仪表行业的总体走势,奚家成给出的态度是“谨慎乐观”——产销利增幅因宏观经济变化将明显低于2010年,增幅前高后低;此前利润增幅一直比产销增幅高,估计2011年将向常态回归,“有一点要注意,企业间的差距将会明显拉大”。

    “十二五”年均增幅达15%

    据奚家成介绍,“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针对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等,重点发展先进自控系统、大型精密测试设备、新型仪器仪表及传感器,建立一个包括精密制造、精益管理和现代制造服务的产业体系;提高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扶植百亿元集团和特色企业,为建立高端智能装备的基础——现代仪控产业而努力。

    具体的规划目标是:行业产销值达到或接近万亿元,年均增幅为15%;利润总额达到713亿元,年均增幅为13%;主营收入利润率达到8.5%~9%,总资产达到8700亿元;行业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且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其中本土企业的出口比例将大于50%,“十二五”末期或“十三五”初期逆差将出现拐点。

    届时,行业内产销超百亿元的企业将达到3~5家,超10亿元的企业将过百家,其市场集中度将达到25%。同时,上市企业也将达到150家,本土企业的产销值占行业总值的70%以上,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将大于60%。 

    据悉,目前业内产销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0家,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52.67%。

    “十二五”期间,行业内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将明显上升,重点骨干企业将普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生产管理,现代服务业的业务能力也会显著提高。

    奚家成认为,仪控产业必须要注意规模化优势的形成和确立。目前来看,美国工业代表了原创性开发的优势,日本工业则代表着制造工艺的优势,而中国工业化的优势在于一定技术背景上的规模化制造与经营。仪控产业虽然不是规模化产业,但要在世界上立足,必须要遵从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发挥规模化优势,若单凭技术优势,不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其次,要加大开放力度,在仪控产业全球化中发展,同时还要乘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劲东风,发挥行业优势特色,加速发展。
Edit: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