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宝钢带头提价 引发国内钢价上涨风潮

Source:
2010-07-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市场需求旺盛两大因素的助推下,宝钢10日晚率先宣布将明年1月的产品集体提价,其主流产品调价幅度最高达600元/吨。有钢铁价格风向标之称的宝钢此番提价,或将拉动其他钢厂的跟随提价。
 
      作为谈判代表的宝钢,此次提价也让人联想到目前仍在预热阶段的铁矿石谈判,似乎暗示着钢厂希望借此来抵消谈判涨价带来的成本上涨。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提价无疑令本来处于劣势的中方在谈判中更加被动。此外,因为市场需求并不具备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后期钢材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聚焦1宝钢提价缘何来势凶猛?
 
      在连续上调了几个月的钢价后,代表国内钢铁价格风向标的宝钢再次上调了明年1月份钢价,大部分钢铁产品价格上调人民币300至600元/吨。此次调价后,宝钢主要产品价格基本恢复到2009年高位,价格仅略低于9月份、10月份出厂价格。
 
      在此次调价中,主要品种冷轧板上调550元/吨;酸洗上调400元/吨;热镀锌板上调400元/吨;电镀锌板上调600元/吨,以宝钢给出的代表产品列表价格为例,涨幅分别为11.5%、9.1%、8.0%、9.1%;另外,彩涂板上调300元/吨;无取向硅钢上调600元/吨,代表产品涨幅分别约4.9%、10.6%;热轧产品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50元/吨。
 
      “超出的价格,具有明显的提价示范效应。”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他预计,武钢马上也会再次上调其冷轧板和镀锌板的价格,新一轮的涨价风潮又将掀起,在这轮涨价风潮中,冷轧板、及高档板材的提价空间要高于建筑钢材的提价空间。记者从武钢相关人士处得到证实,武钢将于下周公布调价方案,其他钢企也将随后跟进涨价。
 
      聚焦2钢价有无大幅上涨基础?
 
      徐向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钢作为龙头企业,其风向标的作用往往大于提价本身。一旦宝钢调价必然会带来其他钢厂的跟随性调价,从而拉动整个市场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又会成为一个信号,刺激钢厂加速进行生产。另一方面,钢材价格上涨还会引起钢材原料的价格上调。据了解,在焦煤价格上涨同时,本月初山西、山东焦化协会纷纷上调了当地焦炭指导价50元/吨,达到1750元/吨。
 
      “可以肯定,如果需求没有明显回暖,后期供需矛盾会更加严重,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一旦钢材价格下跌,钢厂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徐向春说。
 
      聚焦3宝钢明显矛盾做法令谈判更加艰难
 
      原本应该顺利开启的铁矿石年度谈判,目前仍处于“预热”阶段。在鞍钢、武钢等国内钢厂跟随宝钢调价的同时,加剧了中方在谈判方面的劣势。徐向春表示,一方面钢材价格上涨将拉动铁矿石现货价格上涨,三大巨头将会以此为基础提高要价,另一方面,三大巨头还会以钢材价格上涨作为国内需求旺盛的有利证据,更加不会再谈判中有所让步。
 
      一位钢厂资深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实际上,因为对铁矿石有涨价的预期,钢厂通常会先期涨价,从而抵消后期铁矿石长协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成本。而宝钢一方面作为谈判代表进行谈判,一方面又会从企业运营角度上,通过上调钢材价格来降低企业风险,这种明显矛盾的做法往往令谈判更加艰难。
 
      徐向春告诉记者,钢厂提价已经成为阻碍铁矿石谈判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翻越以往的谈判记录,宝钢并不是第一次在铁矿石谈判时期上调价格,2007年11月20日宝钢股份[9.170.55%]公布2008年一季度价格调整政策,其中,热轧产品上调300元/吨,冷轧产品上调约200元/吨。而这次调价“恰逢”2008年谈判初期,从此以后的一年中,几乎每一季度都有一次价格上调。
 
      在国内钢材价格不断冲高的同时,铁矿石谈判也处于愈发被动的状态,2008年2月中方被迫接受日本新日铁与韩国浦项制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2008年铁矿石价格上涨65%率先达成协议。更为巧合的是,2008年2月25日宝钢公布二季度价格上涨方案,主要产品继续提价,大幅涨价甚至超过铁矿石成本的上涨,同时也为后期钢材市场崩盘、价格大幅下跌埋下隐患。
 
      “全球钢材生产增加、铁矿石需求回暖的情况下,三大巨头已经具备提价的基础。”徐向春说。他认为,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应该保持在一个平稳的价格状态下,才有利于中方进行谈判,如果过度进行预先涨价,只能令中方在谈判中更加被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局面很难改变。
 
Edit:F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