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小巨人”和“铸龙”工程打造银川产业集群梦工厂

Source:
2010-07-18
 
来源: 银川新闻网 
 
     2008年1月11日,这是一个令银川工业企业振奋的日子。虽然时值隆冬,但企业家们的耳旁却已响起了阵阵春雷,扑面而来的春风载着新年的佳音,让每个工业人心潮澎湃。
    当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力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实施“小巨人企业”和 “铸龙”工程为着力点,推动银川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向着辉煌的彼岸腾飞。配套出台的《关于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机械装备制造业“铸龙”工程的意见》等政策,着力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并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做强。
    这是具有非凡意义的转折点,这是生发梦想的大写意,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铺展在新年的锦绣路程上,“兴工强市”的号角更加嘹亮。
    在现阶段,缺乏自主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是我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扭转这样的被动局面,并且寻找新的出路,这正是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实施两个工程的根本原因所在。
    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对此有着生动的诠释。他说,企业不怕小,但要当“壮苗”,做个“小巨人”,只有打好了根基,才能抵御各种“病毒”的侵袭,长大后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真正“巨人”。
 
    A  “小巨人企业”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尖刀班”  
 
   “小巨人企业”被视为银川市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 “黑马”,更被人们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市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项目的实施;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项目,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落实解决,并按规定免收各种费用。“小巨人企业”所享有的奖励政策,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令其他企业羡慕不已。
 2008年8月3日,市政府对命名的21家“小巨人企业”予以授牌。这21家企业是从全市参选的82家企业中评选出的,这些企业产权清晰、质量管理体系较为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是着力推进工业“一强五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首批 “小巨人企业”的诞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进入 “小巨人”行列也成为很多企业追逐的目标。市长王儒贵认为,“小巨人企业”群的磁场效应在于刺激和带动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培育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该工程计划到2010年底,银川市力争培育出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的 “小巨人企业”35户,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
 
   B  “小巨人企业”   应对经济寒流不裁员不减薪
 
   2008年8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有些企业出现了市场萎缩、经营困难等问题,尤其是依赖出口的外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由此引发了产值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但我市“小巨人企业” 应对经济寒流不裁员不减薪。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市首批命名的宁夏中银绒业有限公司、银川卧龙变压器有限公司、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21户“小巨人企业”积极应对,深挖市场潜力,充分发挥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优势,全员推行降成本、增效率行动,不裁员不减薪,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
   据统计,全市21户“小巨人企业”自今年8月以来,工业产值、销售收入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从业人数不降反增,逐月同比持续增长,8至11月分别增长1.43%、3.13%、3.53%、4.49%, 从业人数达到了8367人,为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C  “铸龙”工程振兴机械装备制造业
 
   位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银川威力减速器公司,是为同处一地的宁夏银星能源公司配套生产1兆瓦风力发电机专用减速器的企业。同样,银川新形象机械制造公司主要为宁夏小巨人机床公司生产配套产品——具有国际先进的钣金加工设备。这些是银川市实施“铸龙”工程中,“强龙头、固龙身、带龙尾”,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一个最好注脚。
 近年来,银川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全市共有机械制造企业30余家,产值占全区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为使这一行业形成产业集群,得到更大发展,银川市决定在这一行业中实施 “铸龙”工程。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机械装备制造业“铸龙”工程的实施意见》后,我市机械装备制造业紧抓机遇,多措并举,加快实施“铸龙”工程,使我市机械装备制造业“龙形现身”。特别是,作为装备制造业重地的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聘请专家,成立课题组,开展数控机床、风力发电、汽车、轮胎、轴承、铸钢、起重机等10个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重点产业和项目发展提供指导。同时,狠抓配套产业发展,目前,数控机床配套企业7家,风力设备19个主要功能部件中可以配套增速器、轴承等。
 在“铸龙”工程中,我市确定“龙头”企业,在数控机床、起重运输机械、风力发
Edit:F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