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
“都说同行是冤家,如今这话要改喽!”近日,三重铸锻公司总经理黄友星,又接待了一批来公司做铸件检测的同行。“在三明,我们铸锻同行更多的是抱团互助。”“冤家”如何能抱团互助?靠的是,三明市机械产业先进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机械制造业是三明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全市有400多家机械制造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3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仅铸锻企业就有60多家。
“提升企业竞争力,要靠科研和创新;科研和创新,离不开一流的科学仪器。但单靠企业的自身投入,远远不够。”黄友星介绍说,“一套设备几百万元,养一个专门的技术人员每年也要10万元左右。每个企业都自己购置设备,引进人才,不仅重复建设,企业也负担不起。”
加盟公共平台后,三重铸锻体会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妙处。
平台向企业开放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和公共实验室,为各种产业研发提供设计、检测、测试等专业技术服务,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企业花小钱就能使用最先进的设备。
三重铸锻利用公共平台的铸件模拟分析系统分析找出了以往出问题的20多个铸件的原因。此后,生产铸件都先经模拟分析,分析其可能出现的铸造缺陷,单件铸造能力从30多吨提高到50多吨,失误率则下降了2个百分点。今年来,实现产值7200多万元,60%的产品出口海外,成为我省最具实力的铸锻公司。
同为三明机械龙头企业的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公司,也从公共平台获益匪浅。 合金元素的加入占了缸套成本的很大比重。以往,合金元素的加入都需控制在中限,如今,平台引进直读光谱仪,可以直接控制在下限,仅此一项每天降低成本350元。总工程师高浩介绍,公司今年的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
公共平台不仅带来先进的设备,更搭建了同行合作交流的平台,形成互助合作的意识。
三重铸锻提高技术后,把目标瞄向了国际市场。国内的一些单子就给了周边一些同行。周边的同行接到自己无法完成的单子,就把单子给三重铸锻。有来有往,订单都能在三明保质保量完成。要铸锻,到三明,渐渐成了一个风尚。今年前11个月,三明铸锻业通过抱团互助,产值同比增长40%以上。
除机械产业先进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外,三明还围绕“4+1”产业集群发展,整合科技资源,先后建立了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三明国家人造板及林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公共研发平台,企业变“单打独斗”为“抱团互助”,合力共发展。今年来,三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