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的钢铁厂与制造企业是一对“冤家”,钢铁厂坚持“款到发货”,制造企业要求“货到付款”,钢铁贸易企业游走于两者之间,以垫资的方式低进高出,曾经如鱼得水,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在钢铁行业突然掉头向下的挤压下,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钢铁贸易企业来说,除了为制造企业垫资,赚取钢材差价外,还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钢铁贸易企业困境
上海精怡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新明说:“在不锈钢这个领域,以冷轧的
316L
这个品种为例,价格已经从最高时的每吨5.6万元下降到每吨3万元,现在几乎每天都在下调价格。原来的库存越多,现在亏得越多。”他介绍有一家企业,原来预计钢材价格会跟今年上半年一样好,于是库存了大量的钢材,现在已经亏损好几亿元,基本抵消了已经赚到的利润。
除了价格急速下滑,回款周期拉长是影响钢铁贸易企业生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薛新明说,原来钢材送到下游制造企业后,货款一般20天能够收回,现在延长到40天,回款时间翻了一倍,这给钢铁贸易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钢铁贸易企业购买钢材的资金很大部分是来自于银行的借款。
价格的急速下挫和